兰大一院ERAS工作组MDT多学科团队在李汛教授带领下,基于最新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,不断拓展、深化ERAS规范化实践并紧密结合祖国传统医学,将中医理论、技术及药物,纳入病房ERAS实践,已使大量患者获益。
加速康复外科(enhanced recovery aftersurgery,ERAS)理念及其路径在我国已有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。优化围术期应激反应控制与器官功能维护,完善疼痛、术后恶心呕吐(PONV)等防治,是提升围术期安全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重要措施。手术创伤、应激反应、药物、器官功能失调等,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、恶心呕吐、胃肠功能恢复延迟、睡眠功能紊乱、活动受限等,降低患者围术期舒适度,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、延长住院时间。中医针灸、穴位刺激是传统中医理论重要组成部分,早被应用于临床麻醉。
近期,基于医院最新ERAS临床路径,麻醉手术科、康复医学科及中医科紧密协作,将中医针灸与康复医学引入手术室,在术前准备间、术中手术间、术后麻醉恢复室(PACU)根据高质量循证证据,实施手针、电针、针刺、经皮穴位电刺激(TEAS),在PACU对生命体征稳定的大手术患者实施早期心肺康复等主被动功能锻炼。
实践证实,上述工作,有助于降低患者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、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及相关并发症、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及提升患者舒适度、满意度,加快患者术后康复。